新能源汽車相較于傳統(tǒng)燃油車,其核心技術主要體現(xiàn)在“三電”系統(tǒng)上,即電驅、電池和電控。而在這其中,逆變器作為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,發(fā)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電驅系統(tǒng)由電機和逆變器組成,電機需要交流電來驅動,這也正是逆變器的重要性所在。
逆變器的關鍵作用
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,以驅動交流電機。新能源汽車的驅動離不開電機,而電機的能量源自電池。值得注意的是,動力電池通常以直流電的形式儲存,而電機則需要交流電來驅動。交流電機的工作原理要求其必須接受正弦波交流電才能正常旋轉。然而,車載動力電池僅能輸出直流電,因此需要逆變器將其轉換為正弦波交流電。逆變器不僅負責這一轉換,還對交流電機的轉速和扭矩進行精準控制。簡而言之,逆變器是實現(xiàn)DC到AC轉變的關鍵設備,確保了新能源汽車的順暢運行。
交流與直流的區(qū)別
為了深入理解逆變器的工作原理,我們有必要先探究車載動力電池的運作機制。
交流電(AC):其電流大小和方向呈現(xiàn)周期性變化,廣泛應用于生活和工業(yè)中,如220V民用電壓和380V通用工業(yè)電壓(注意,這些都屬于危險電壓范疇)。其基本形式為正弦電流,而我國交流電的標準頻率已規(guī)定為50Hz。
直流電(DC):其電流方向保持不變,不隨時間發(fā)生改變。這種電流形式在各種生活小電器中都有廣泛的應用,例如手電筒(使用干電池)和手機(使用鋰電池)等。
逆變器的轉換機制
正弦波的生成:其基礎在于方波的演變。為了深入了解這一過程,我們首先聚焦于方波的形成原理。使用全橋逆變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為方波交流電壓。
脈寬調制(PWM):為了實現(xiàn)從方波到正弦波的轉換,我們需要引入脈寬調制技術。其核心思想是,在保持開關固定頻率的同時,根據(jù)需求在特定時刻產生更寬或更窄的脈沖,從而模擬出正弦波的特性。
重電壓逆變技術
另一種方法是采用重電壓逆變技術,通過在電路中引入電容和電感來進一步優(yōu)化曲線平滑性。利用電容和電感平滑正弦波特性,提高精度。
散熱問題與技術突破
隨著逆變器支持電壓的升高,其產生的熱量也會增加。因此,解決逆變器中IGBT模塊的散熱問題變得尤為關鍵。這是提升充電效率的關鍵挑戰(zhàn),而日本豐田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,例如他們采用了加硅碳技術來應對這一問題。
逆變器對企業(yè)的影響
此外,逆變器的性能對電機性能產生直接影響,已成為新能源汽車企業(yè)的核心技術焦點。逆變器技術的突破,類似于燃油車時代的變速箱技術,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。隨著新一代半導體功率器件的發(fā)展,IGBT和SiC技術脫穎而出,成為未來電機控制系統(tǒng)和充電樁的關鍵技術。IGBT作為逆變器模塊的核心,負責將動力電池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,為驅動電動機提供動力。其成本約占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(tǒng)及車載充電系統(tǒng)的一半,性能對整車能源利用率產生直接影響。而SiC功率器件,以其低損耗(約為Si器件的50%)優(yōu)勢,主要應用于電動車逆變器等驅動系統(tǒng)的小型輕量化改進。